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注意事项
转眼间元宵节就要来临了,作为春节期间最后一个比较欢乐的日子,很多人都会趁此机会出来好好逛一逛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注意事项(详情),欢迎参阅。
正月十五元宵节赏花灯注意事项
1.冬季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。有些花灯是明火点燃的,要十分小心,不要烧着了,否则会引起火灾隐患。
2.逛花灯需看管好随时携带的财物。正月十五是十分热闹的节日,街上将会人上人海,小偷也伺机出来作案,大家要小心丢东西,不要给盗贼可乘之机。
3.不要弄破衣服。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,衣服袖子很容易划伤,要十分注意,因为这一天是很忌讳新衣有所损伤的,据说会造成财气外露,这样一整的年财运都会有所影响。
4.要规划好出行时间,节日里交通都是十分繁忙的,如果太晚回去怕打不到车,乘坐公交也会很拥挤。
正月十五花灯种类
要看是哪个时代制作而成的,一般来讲传统的有龙灯、宫灯、纱灯、花蓝灯、龙凤灯、棱角灯、树地灯、礼花灯、蘑菇灯等,形状有圆形、正方形、圆柱形、多角形等。其中走马灯是花灯艺术中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,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,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、花鸟等形象,轮下点燃蜡烛,热空气上升,引起空气对流,使轮子转动,纸像也就随之转动,非常美观。如今科技发达了,还有火箭灯等,用现代技术做的花灯,更加多姿多彩。
逛灯会的寓意
按照道教习俗,正月十五的上元节,是要燃灯的,后来演变为传统民俗。而且回归灯笼本身,就有许多象征意义,在古代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,在这一日点灯有了驱赶邪佞祈福的含义,灯会越热闹就越光明,表达了老百姓朴素而美好的期望。到了今日,更有了团聚的寓意,全家同时出行,在欣赏精美花灯的同时,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元宵节闹花灯来历故事
元宵节花灯的来历一:
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,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。为此,她欲跳井自尽。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,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。他告诉汉武帝,天界最高的神--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。
为了拯救长安城,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。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。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,皇帝、皇后、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。这样,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,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。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,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,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,和家人团圆。
元宵节花灯的来历二:
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;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。主管上、中、下三元的分别为天、地、人三官,天官喜乐,故上元节要燃灯。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,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、扩展的。
就节期长短而言,汉代才一天,到唐代已为三天,宋代则长达五天,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,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,整整十天。与春节相接,白昼为市,热闹非凡,夜间燃灯,蔚为壮观。特别是那精巧、多彩的灯火,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。至清代,又增加了舞龙、舞狮、跑旱船、踩高跷、扭秧歌等“百戏”内容,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。
元宵吃汤圆的意义
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也由来已久。宋代,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。古时“元宵”价格比较贵,有一首诗说:“贵客钩帘看御街,市中珍品一时来。帘前花架无路行,不得金钱不得回。”
正月十五吃元宵,元宵即“汤圆”以白糖、玫瑰、芝麻、豆沙、黄桂、核桃仁、果仁、枣泥等为馅,用糯米粉包成圆形,可荤可素,风味各异。可汤煮、油炸、蒸食,有团圆美满之意。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,而是在糯米粉中“滚”成的,或煮司或油炸,热热火火,团团圆圆。
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,里面带馅或实心,在北方叫元宵,到了南方则叫汤圆。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。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。甜馅一般有豆沙、白糖芝麻、桂花什锦、枣泥、果仁、麻蓉、杏仁、白果、山楂等;咸馅一般有鲜肉丁、虾米等。还有菜馅元宵用芥、葱、蒜、韭、姜组成,称“五味元宵”,寓意勤劳、长久、向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