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人为什么也要过小年
“二三鞭炮入窗来,讶觉新春序幕开。”我们从古人的诗句中,也能窥见他们对节日的喜爱与期待之情,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南方人为什么也要过小年(解析),欢迎参阅。
南方人为什么也要过小年
在宋朝,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,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。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。
但到了清朝,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,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,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。为了节省开支,建立和谐社会,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。
以后王族、贝勒随之效仿,于腊月二十三祭灶。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。到了民国,民间形成了官三、民四的说法,就是科级以上干部二十三日祭灶,一般群众推迟到二十四。
由于过去的皇城是北京,所以北方密切联系领导,受到的影响比较大,因此小年也变成了腊月二十三。而南方因为离政治中心比较远,受到的影响较小,所以仍然保持了原来的腊月二十四。
小年的习俗
1、婚嫁
到了小年的这一天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,百无禁忌,娶媳妇、聘闺女不用择日子。因此直至年底,举行结婚典礼的都会特别多。
2、吃麻糖
糖瓜、饴糖、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,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。晋西北有“二十三吃麻糖,吃不上麻糖啃指头”的俗话。
3、吃饺子
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,意为给灶王爷送行,取意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。一家人坐在一起,吃着热乎乎的饺子,年味就会变得非常浓了。
这个节日是什么意思
其实不单单指一个日子,而是过节日的意思。不同地区安排的日期不同,据民间传说,农历腊月廿三日(或廿四日)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。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尊重,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平安安,带来好的运气。
南北方这一节日时间的差异
如果周围有不同地区来上学或工作的小伙伴,在讨论这个节气的时候,或许会发现你们过的节日或许并不在同一天。其实到底是在哪天,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。在我国北方地区,指的是农历腊月二十三,部分南方地区是指腊月二十四,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。但不管是哪天,“小年”可都不小,因为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。
小年的由来
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有很多种传说,这里跟大家分享比较常见的来由。相传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小年的习俗
1、婚嫁
到了小年的这一天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,百无禁忌,娶媳妇、聘闺女不用择日子。因此直至年底,举行结婚典礼的都会特别多。
2、吃麻糖
糖瓜、饴糖、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,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。晋西北有“二十三吃麻糖,吃不上麻糖啃指头”的俗话。
3、吃饺子
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,意为给灶王爷送行,取意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。一家人坐在一起,吃着热乎乎的饺子,年味就会变得非常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