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好名网 > 老黄历 > 传统节日 >

正月十五元宵节明帝敬佛有什么说法

时间: 宋佳 传统节日

月圆人长久,元宵时便亨。元宵节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。我国很多的诗人通过文字,描绘了元宵节这一天的喜气景象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明帝敬佛有什么说法(详情),欢迎参阅。

正月十五元宵节明帝敬佛有什么说法

正月十五元宵节明帝敬佛有什么说法

这种说法源于佛教说。胡申生先生主编的《社会风俗三百题》写道:“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,《无量寿经》有‘无量火焰,照耀无极’说法。在佛教教义中,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。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。在佛教传说中,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。

元宵节的演变

在东汉明帝时期,明帝提倡佛教,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,点灯敬佛的做法,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,让士族庶民都挂灯,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。自此,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。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,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。

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

正月十五吃元宵,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。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“汤团”或“圆子”“团子”,南方人还称为“水圆”“浮圆子”。每到正月十五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。

民俗专家表示,煮汤圆时,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,煞是好看,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。天上明月,碗里汤圆,家家户户团团圆圆,象征着团圆吉利。因此,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。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,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。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。

另外,汤圆的名称与“团圆”字音相近,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,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,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
元宵节的意义

元宵节的意义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
农历正月十五(又称“上元节”,小正月,或元宵节)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元宵节里有很多地方可以组织人们最熟悉的元宵节和元宵节。

节日期间吃饺子的习俗是在宋代左右形成的。据记载,唐代元宵节吃了“茧”和“圆角”。在南宋,出现了“乳糖圆子”,这应该是唐元的前身。宋代周必达写的诗《沸腾的浮子》中有“星灿乌云,珠荡在浑水中”。

元宵节期间吃元宵的民间习俗。元宵节由糯米制成,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馅的。塞满豆沙,糖,山楂,各种水果原料等。食用时可以煮,炸,蒸或炸。最初,人们将这种食物称为“福圆子”,后来又被称为“唐端”或“唐圆”,甚至到明代,“元宵节”的名称也变得越来越普遍。

特殊汤圆的名称类似于“团圆”一词,意思是团圆,象征着整个家庭的团圆以及和谐与幸福。人们也想念失散的亲人,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祝愿。

元宵节的传说

相传,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,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,每月逢三上天回禀。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,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:“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。每日辛勤劳动,从不歇息,长此下去,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,不能生产,必将影响贡献。”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。太白金星奏道:“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,给百姓们吃些药,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,自然就会休息。”玉帝准奏,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。

夏历腊月初八早上,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,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、豌豆、蒜苗、豆腐和肉颗颗,百姓们吃了,果真慢慢地“疯”了起来:女的缝新衣、绣花鞋,男的杀猪、宰羊,都不想下地干活。过了腊月二十四日,疯人药性大发。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,西家邀客喝酒。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,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,围在桌旁,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。从正月初一起,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,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。有的画着花脸,敲锣打鼓四处游街;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,八方去拜年。

正月十三日,灶神菩萨上天奏道:“大王,不好了,百姓们全疯了!光吃光耍,一样活不干,这样下去,如何得了。”玉帝闻奏,十分惊诧,即命群臣再议良策。太白金星又奏:“若要治好百姓疯病,可令药王菩萨设法。”玉帝准奏,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。

正月十四日晚,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,里面放些芝麻、核桃、白糖等清醒剂,百姓们吃了,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,家家照旧男耕女织,恢复了往常的劳动。

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,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。

16235